资源搜集与整理项目组——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

           

图片

浅析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语文减负增效

——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

孟富恩

图片

图片

摘要

       

   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,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,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,信息技术的辅助为实现教学减负增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,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(AI)技术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,通过具体案例,分析其如何辅助教学设计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
 关键字:

   信息技术;人工智能;小学语文;大单元教学;教学设计

图片

图片

正文

图片

      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,如何提高教师备课效率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,信息技术,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,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。

    本文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,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。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“邂逅传统文化 涵养民族情怀”为例,分析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,明确教学目标,使教学内容结构化,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。

图片

一、教学准备方面

   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,强调教师要有系统思维,立足单元整体,适时进行大单元教学。大单元教学设计备课量大,教师怎样快速高效完成呢?请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。查找目前流行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使用方法,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,快速完成大单元教学设计。

(一)教学设计准备

  1.明确概念 探索工具

    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之前先学习借鉴。学习关于“大单元教学设计”的文章,了解不同专家的理论观点,学习“大单元教学设计”案例,领悟教师的设计思路。还可以提出问题,如“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什么?设计实施大单元教学要注意什么?”,向不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提问,如向“文心一言”提问,向“讯飞星火”提问,向“kimi”提问,向“智谱清言”提问等等,会得出不同的结果。

  2.选定内容 选择工具

   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: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,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题,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、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。

图片

   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,包括四篇课文:《古诗三首》《纸的发明》《赵州桥》和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,涵盖了传统节日、古代建筑艺术和著名书画作品。本案例选定此内容进行“邂逅传统文化 涵养民族情怀”大单元教学设计。

在常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(kimi、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、科大讯飞、智普清言、豆包等)中挑选或随机选择,进行提问和追问,辅助完成教学设计。

文心一言:https://yiyan.baidu.com/

kimi:https://kimi.moonshot.cn/

讯飞星火:https://xinghuo.xfyun.cn/spark

智谱清言:https://chatglm.cn/main/alltoolsdetail

大模型对话效果对比

指标/模型

文心一言

Kimi

讯飞星火

理解力

★★★

★★★

★★★

生成字数

★★★

精准度

★★★

★★★

★★★

(二)教学资源准备

    首先深入了解单元教学内容,《古诗三首》描绘了春节、清明和重阳节三个传统节日的景象,使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文化内涵。

  《纸的发明》讲述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故事,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。《赵州桥》介绍了这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,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。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通过介绍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让学生领略到古代都城的繁华和当时百姓的生活情景。向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出问题:假如你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,请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,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,将分为几课时完成?如何进行准备,如何实施?我们发现“kimi”给出的回答比较具体,但是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,于是进行追问:将上述内容中的教学目标改为核心素养目标,实施步骤更详细一些,分课时描述,得出以下内容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核心素养目标1.文化理解与传承:学生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,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。

2.思维品质:通过探究学习,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。

3.沟通与交流: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,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协作能力。

4.学习策略:学生自主收集资料,运用多种学习方法,提高学习效率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分课时实施步骤第一课时:导入与激发兴趣第二课时: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第三课时:造纸术的发明第四课时:赵州桥的建筑特点第五课时:综合性学习活动第六课时:展示活动成果与评价

    通过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设计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,全面提高文化理解、思维品质、沟通交流等语文核心素养。

大模型对话效果对比

指标/模型

文心一言

Kimi

讯飞星火

理解力

★★★

★★★

★★★

精准度

★★★

★★

可操作性

★★

★★★

★★

(三)教学前教研

    先将教材内容、单课教学设计和较理想的文章保存下来,提供给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参考,同时教研组老师共同研讨,提出问题。

   1.向“kimi”提问:您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,要进行大单元教学,选取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,请你提炼概括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。

   2.继续向“kimi”提问:请你设计本次大单元教学的任务群,不少于五项具体任务,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。

   让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活动方案,并通过不断追问丰富内容,通过增删修改,进行整理之后,提炼出以下任务群。

任务一:生字词语易学习任务二:古诗文鉴赏家

任务三:小小发明家

任务四:桥梁建筑小专家

任务五:传统艺术探索者

任务六:文化传承小达人

图片

图片

二、 教学实施方面

    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,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丰富教学活动,以提升教学效果。

   1.生字词语易学习。识字与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,要扎扎实实进行,可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。

   2.在识记会认字过程中,学生找到生字的使用环境,再拓展环境识字,能巩固识字效果。向“kimi”提问:这些生字的识字环境有很多,请你选择比较难识记的字列举识字环境。

   “kimi”生成的内容表述准确,可以直接参考使用。例如:屠(tú)字,《元日》中的“屠苏”,这里指一种酒,根据古代风俗,常在元旦饮用。拓展环境:在日常生活中,“屠”字还可以与“屠宰”(屠宰动物)联系起来……

  3.在学习会写字时,要实现难点稳突破,可以结合写字表,梳理会写字,对易错字,如:酒、录、洲、县、且、慧等,向“文心一言”提问:“酒、录、洲、县、且、慧书写时容易出错,应该注意什么?”

“文心一言”生成的内容表述准确,如:酒,这个字由“氵”和“酉”组成。在书写时,右边的“酉”部分,要保持其结构完整,不要遗漏里边的横。录,书写时需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,上半部分要写得稍宽一些,下半部分的最后两笔是撇和捺,不要连在一起……

(二)古诗文鉴赏家。中国历史悠久,许多传统佳节一直延续至今,并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,了解风俗文化,制作节日档案。

   1.向“kimi”提问,“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?各有哪些风俗习惯?”“kimi”生成的内容丰富,使我们开阔了眼界,如:春节(农历新年)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。风俗习惯包括贴春联、挂灯笼、放鞭炮、拜年、吃团圆饭(如饺子)、拜神祭祖等。春节期间,人们会进行家庭聚会,互赠红包(装有钱的红色信封),以此表达祝福和好运……

   2.走进古诗,追寻传统佳节,进行“身份辨识”。出示词语“爆竹”“屠苏”“新桃”“酒家”“茱萸”等相应的图片,说出他们出现的节日及作用。向“kimi”提问,“爆竹、屠苏、新桃、酒家、茱萸 出现的节日及它们的作用是什么?”“kimi”又给出了详细又丰富的参考内容。

  3.理解诗意,描述情景。从“境、景、情”中感受三首古诗的节日氛围。在《元日》一诗中,境:春风送暖,爆竹声声,日光曈曈。景:想象画面,从诗中的人物行为,“燃放鞭炮”“喝屠苏酒”“换新桃符”等方面展开想象。情:对热闹、欢乐、万象更新的景象的赞美,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。向“kimi”提问,“按照以上的方法,从境、景、情三个方面,分析古诗《清明》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”,“kimi”又给出了详细丰富的内容,帮助我们快速理解诗意。

图片

(三)小小发明家。

  这一任务需要熟悉《纸的发明》课文内容,梳理纸的发展历史,探寻纸文化,做小小发明家。

  1.抓关键词句,提取有用信息,填写表格,汇报交流。向“kimi”提问:“参考《纸的发明》一课,结合每个自然段的意思,填写表格,分为:造纸术发明以前、西汉时代、东汉时代、后来”,“kimi”给出的内容很有参考价值。

  2.抓住动词“剪、切、浸、捣、捞、晒”等,用上“先……接着……然后……最后……”说出蔡伦造纸术的过程,锻炼口语能力,加深对造纸术发展、过程、意义的理解。与“kimi”生成的内容作对比,学生在取长补短中获得提升。接着巩固所学,做小小发明家,根据对造纸术过程的理解,亲自试验造纸的过程,并交流感受。学生有了经历就有了话语权,并有了话语内容。

(四)桥梁建筑小专家。研读《赵州桥》,了解其雄伟、坚固、美观的特点和历史意义,学习作者是围绕一个意思(美观)把一段话写清楚的。

  1.在了解了赵州桥的特点之后,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材料(如纸板、木棒、黏土等)设计并制作赵州桥模型。向“kimi”提问,“制作赵州桥的模型,你能给出一些什么好的建议”?有了“kimi”的建议,学生制作过程会少走一些弯路。在学生完成作品后,组织“桥梁展览会”,学生展示自己的模型,并围绕一个意思解说自己的设计思路或制作过程。

  2.拓展认知。在学习了《赵州桥》以后,拓展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向“kimi”提问:“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?请列举五个,并做简单介绍,包括名称、位置、特点、意义等”。根据“kimi”提供的丰富内容,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,感受它们的价值,培养爱国情怀。

(五)传统艺术探索者。

   在这项任务重,学生了解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历史背景、画面内容和艺术价值,关注句式“有……有……有……有……有……有……有……”理解画面的生动传神。

  1.结合一个场景或人物,进行深入研究,想象画面内容,创编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或画作。向“kimi”提问,“清明上河图画面故事性强,生动传神,请你选择一个场景或人物,创编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”。随着不断追问,“kimi”创编了不同的故事,丰富学生的想象,加深对《清明上河图》的理解。

  2.争做“传统文化宣讲员”,学生讲述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,向观众介绍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表达“画面人多、街市热闹、生动传神”的特点,用上“有的……有的……有的……有的……有的……”的句式,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讲清楚。“kimi”能把内容呈现得更有条理,帮助学生在分析选择、宣讲分享中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
(六)文化传承小达人。

    学生分组,选择一个中华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研究,结合相关资料,关注节日由来、过节习俗、节日意义等,整理节日档案卡。

  1.向“kimi”提问,“收集中秋节(或其他节日)相关的资料,包括节日的由来、过节的习俗、节日的意义等,整理成节日档案卡。”小组交流,再全班交流,展示自己研究整理的不同节日档案卡,互相学习,共同提升。

  2.选一个传统节日,写一篇习作。在习作中,范文引路、目标引领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。向“kimi”提问,“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有一些传统习俗,吃月饼、赏月、提灯笼等。你是一名三年级的同学,要写一篇作文,记述自己家过节的过程,字数在350字左右。”“kimi”的作文内容供我们教学参考,特别是“kimi”生成的评价标准,起到了引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作文的作用。

图片

三、 作业设计方面

     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,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,布置合理有效的作业,帮助学生巩固知识,形成能力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优化作业,可以先将教学设计上传“kimi”,再提问“假设你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,请结合教学设计,根据单元目标,生成大单元作业设计,要求分为基础型作业、发展型作业、拓展型作业三类,要求紧扣语文新课标,整体进行设计,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。”

    根据“kimi”的生成结果,总结提炼,分层布置。1.基础型作业,包括生字新词卡片制作、古诗配图创作、课文内容梳理表;2.发展型作业,包括传统节日研究报告、《清明上河图》场景再现等;3.拓展型作业,包括家庭节日庆祝展示,通过视频形式展示出来,包含日期、庆祝活动、家人感言、节日食物制作方法等。

图片

四、过程反思方面

  在完成这次“邂逅传统文化 涵养民族情怀”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后,我对设计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。首先,我认识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是非常有效的策略。借助这些工具,能快速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设计灵感,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。生成式人工智能毕竟只是工具,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,教师可以求助于它而不能依赖于它,要细致地检查、修改、增删、整合内容,才能让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水平,促进教学设计再上新台阶。

图片

结论

图片

     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,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,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。未来,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,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和深入,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学习个性化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。

图片

图片

参考文献

图片

[1]毛齐明. 学习中心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[J]. 课程·教材·教法,2024(03): 52-58.

[2]徐洁,高金德,朱海英. 大概念大单元教学“一评四步备课法”[J]. 基础教育课程,2023(21): 60-65.

[3] 邱志凯. “双减”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[J]. 教学与管理,2022(05): 66-69.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